搜索
首页 《宋正纪挽词二首》 振羽曾参上国鸿,偶飞不到广寒宫。

振羽曾参上国鸿,偶飞不到广寒宫。

意思:振羽曾参与上国鸿,偶尔飞不到广寒宫。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宋正纪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远大理想的诗人。诗中描述了这位诗人在京城振翅高飞,却未能到达广寒宫的遗憾。他以诗书教育子女,传承家族美德,尽管命运多舛,但他仍然坚持追求学问和健康生活的理念。最后,他埋骨于新阡之中,他的诗歌风格被世人传颂。 首联“振羽曾参上国鸿,偶飞不到广寒宫。”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像一只振翅高飞的鸿雁,向往着京城的高远之处。然而,尽管他努力飞翔,却未能到达广寒宫那样的高远之地,暗示了他的追求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颔联“诗书教子心尤切,孝友承家德自丰。”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他希望通过诗书教育子女,传承家族美德。这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家族的责任感。 颈联“一命未酬耽学志,半途何负摄生功。”表达了诗人在命运多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追求学问和健康生活的信念。尽管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他从未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尾联“新阡郁郁今埋骨,想见哀吟万国风。”描绘了诗人的埋骨之地,表达了他对家族和国家的深深怀念。他的诗歌风格被世人传颂,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以及对家族和国家的深深怀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振羽曾参上国鸿,偶飞不到广寒宫。
诗书教子心尤切,孝友承家德自丰。
一命未酬耽学志,半途何负摄生功。
新阡郁郁今埋骨,想见哀吟万国风。

关键词解释

  • 广寒宫

    传说 唐玄宗 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 唐 鲍溶 《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 广寒宫 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 广寒宫 ,须有一万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 广寒宫 ,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

    读音:guǎng h

  • 上国

    读音:shàng guó

    繁体字:上國

    英语:Kaminokuni

    意思:(上国,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
      ▶《左传•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

  • 振羽

    读音:zhèn yǔ

    繁体字:振羽

    意思:
     1.鼓翅。
      ▶《诗•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毛传:“莎鸡羽成而振讯之。”
      ▶《宋史•乐志十三》:“矫矫长离,振羽来仪。

  • 寒宫

    读音:hán gōng

    繁体字:寒宮

    意思:(寒宫,寒宫)
    犹冷宫。
      ▶《三侠五义》第十八回:“﹝太子﹞在寒宫见了娘娘,母子天性,面带泪痕。”
      ▶《三侠五义》第十八回:“陛下见了寒宫母亲落泪,才惹起刘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