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人有至乐》 诗人有至乐,俗士不知味。

诗人有至乐,俗士不知味。

意思:诗人有快乐,一般人不知道味道。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诗人有至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诗人有至乐,俗士不知味》是一首对诗人生活的赞美和描述,同时也对世俗之人的生活态度进行了批判。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赞美了诗人的“至乐”,即诗人所追求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来自物质的富足或权力的荣耀,而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自由。诗人认为,诗人可以安于贫穷,不追求物质的富贵,可以面对人生的困境,不畏惧艰难险阻。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是诗人所追求的至乐。 接着,诗人对世俗之人的生活态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世俗之人往往追求表面的快乐,这种快乐往往建立在虚荣、贪婪和肤浅之上。他们追求的“味”,就像追逐臭味的人整天浸泡在鲍鱼肆一样,沉迷于物质的享受和短暂的快乐,忽视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天特私吾徒,慎勿泄其秘”的敬畏之情。他似乎在暗示,这种至乐的生活方式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它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勇气去追求。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尊重这种生活方式,不要轻易泄露它的秘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人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之人的批判。它提醒人们要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要被表面的物质和虚荣所迷惑。同时,它也表达了对智慧和勇气的敬畏之情,呼吁人们要尊重和理解这种生活方式。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诗人有至乐,俗士不知味。
可以安贱贫,可以轻富贵。
可以履忧患,可以散淹滞。
如彼逐臭夫,终日鲍鱼肆。
方其乐其乐,蛭蛆甘所嗜。
天特私吾徒,慎勿泄其秘。

关键词解释

  • 至乐

    引用解释

    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 诗人

    读音:shī rén

    繁体字:詩人

    短语:骚客

    英语:poet

    意思:(诗人,诗人)

     1.指《诗经》的作者。
      ▶《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