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扬州郡圃小金山遥碧亭》 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

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

意思:碧天包围在旷野,红太阳下芜城。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登扬州郡圃小金山遥碧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独特的小岛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 首联“绝岛浸中零,飞来枣叶轻”中,诗人用“绝岛”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岛的孤独和独特,而“浸中零”则表现出小岛被海水环绕的景象。“飞来枣叶轻”一句则展现出枣叶轻轻飘落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感和动态美。 颔联“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中,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天空和地面的景色。碧蓝的天空环绕着荒野,红日渐渐落下,照耀着荒芜的城池,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宏大。 颈联“山作修眉翠,人添老眼明”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山比作翠绿的修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山的秀丽和生机。而“人添老眼明”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因为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而感到眼前一亮,心情愉悦。 尾联“园林多胜地,独爱小峥嵘”中,诗人表达了对园林美景的喜爱之情。虽然园林中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但他独爱这个小小的、崎岖不平的地方,表现出了诗人对独特、自然之美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小岛的孤独、独特之美的描绘,表达了对个性、独特性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绝岛浸中零,飞来枣叶轻。
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
山作修眉翠,人添老眼明。
园林多胜地,独爱小峥嵘。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碧天

    读音:bì tiān

    繁体字:碧天

    意思:青天;蓝色的天空。
      ▶晋·王羲之《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唐·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眬。”
      ▶前蜀·毛文锡《巫山一段

  • 红日

    读音:hóng rì

    繁体字:紅日

    意思:(红日,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王建《宫词》之一:“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李煜《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

  • 日下

    读音:rì xià

    繁体字:日下

    英语:At present

    意思:
     1.太阳落下去。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既而日下泽宫,筵阑相圃,怅徙跸之留欢,眷迴銮之余舞。”

  • 芜城

    读音:wú chéng

    繁体字:蕪城

    意思:(芜城,芜城)
    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
      ▶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筑广陵城。
      ▶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