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浔阳观水》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意思:往南经过梦泽宽浮天,西发源于岷山劣泛杯。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浔阳观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通过对汉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句“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描绘了汉水的磅礴气势,如同朝宗于阳台的巨龙,吼声如雷,填坑裂地。这句诗生动地表现了汉水的威势和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变幻莫测,即使是在看似平稳的道路上,也可能会有险峻的山峡等待着你。这不仅是对汉水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隐喻,提醒人们无论何时都要有应对变化的心理准备。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这两句诗描绘了汉水的流向,从南方的梦泽宽阔处浮日而过,向西则从岷山脚下劣泛杯弯。这种描绘展示了汉水的广阔和多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欣赏。 “直至沧溟涵贮尽,沈深不动浸昭回。”最后两句诗,诗人以沧溟为喻,表达了汉水的深广和沉静。汉水静静地浸染着周围的一切,无论何时都不动摇,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也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汉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汉水的磅礴气势、变幻莫测、广阔多样以及沉静不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沈深不动浸昭回。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岷山

    读音:mín shān

    繁体字:岷山

    意思:山名。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支流白龙江发源地。
      ▶《书•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
      ▶毛泽东《长征》诗:“更喜岷

  • 梦泽

    读音:mèng zé

    繁体字:夢澤

    意思:(梦泽,梦泽)
    即云梦泽。
      ▶唐·李白《<大猎赋>序》:“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
      ▶明·岑徵《湘潭晚春寄耒阳胡使君》诗:“东风绿遍章臺柳,夜雨寒生梦泽云

  • 日西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西

    意思:
     1.日向西方。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