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喜》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意思:很高兴能参加,没有比有才能才能。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是一首描绘作者自身生活状态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慵懒的性格、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首两句“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直接揭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这里的“身慵”和“性拙”并非贬义,而是作者自谦的描述,表达出他对自己天性纯朴、不善机巧的欣赏。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作者的真实自我,没有受到外界的过多影响,保持了内心的纯真。 接下来的两句“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描绘了作者简朴的生活方式。他早上简单地起床,然后打开柴门去活动身体。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对生活的尊重。 在接下来的两句“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进一步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他驱赶那些擅长机巧、忙碌不停的人离开,而选择与那些迟钝、不善机巧的人为伍。这里,作者似乎在表达他对聪明机巧的厌倦,更欣赏那些质朴、不善变通的人。 最后两句“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是作者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总结和自我欣赏。他自喜能够理解并享受这种简朴、真实的生活,即使没有才华也能胜过那些有才华的人。这里,作者似乎在表达他对自己的欣赏,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慵懒的性格、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真实、自然和简朴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自喜

    读音:zì xǐ

    繁体字:自喜

    意思:亦作“自熹”。
     
     1.自乐;自我欣赏。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