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二首》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意思:外物攻伐别人,钟鼓齐鸣声音。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又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它以生动的意象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两句“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描绘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攻击和掠夺的力量不断冲击着人们,而钟鼓的声音则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和勇气。这两句表达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们需要保持警觉和斗志,以应对各种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描绘了当人们处于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时,可能会被诱惑而失去警惕。这里,“待渠弓箭尽”象征着人们可能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后,逐渐放松警惕,认为自己的防线已经足够坚固,不再需要继续努力。而“宴安衽席间”则象征着安逸舒适的环境,就像宴席上的软床榻一样诱人。同时,“蛟鳄垂涎地”则形象地描绘了危险和诱惑的存在。 最后两句“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君子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保持警惕,才能预见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里,“微霜”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环境,“坚冰”则象征着未来的挑战和风险。只有经历过“微霜”的人,才能预见并应对“坚冰”。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诱惑时,要保持警惕和斗志,同时也要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保持警惕,以应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声气

    读音:shēng qì

    繁体字:聲氣

    英语:information

    意思:(声气,声气)

     1.声音气息。语本《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

  • 钟鼓

    读音:zhōng gǔ

    繁体字:鍾鼓

    英语:bell

    意思:(钟鼓,锺鼓)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语•

  • 外物

    读音:wài wù

    繁体字:外物

    意思: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龙逄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
      ▶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

  • 攻伐

    读音:gōng fá

    繁体字:攻伐

    英语:send an expedition against; attack; invade

    意思:
     1.攻打讨伐。
      ▶《国语•周语上》:“于是乎有

  • 鼓作

    读音:gǔ zuò

    繁体字:鼓作

    意思:
     1.形容声音如鼓声大作。
      ▶《文选•郭璞<江赋>》:“砯巖鼓作,漰湱泶灂。”
      ▶吕向注:“砯巖,江岸坎穴也。余皆水激射声。”
      ▶唐·赵冬曦《三门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