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王丞诗》 斟酌高代贤。

斟酌高代贤。

意思:考虑高代贤。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和王丞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心境的变化和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限生归有穷”表达了生命有限的观念,人生的归宿终将是有限的,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接着,“长意无已年”则展示了人的意念是无限的,不受年龄的限制,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秋心日逈绝,春思坐连绵”中,诗人借用秋天和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心境的变化。秋天的心境逐渐冷淡断绝,而春天的思绪则连绵不断,体现了时间流转,情绪起伏的人生状态。 “衔协旷古颜,斟酌高代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仿效,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揣摩,与古代的智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 “遯迹俱浮海,采药共还山”描绘了诗人追求自由、亲近自然的理想生活。他希望能像古人一样,浮游于大海之上,采集草药于山林之中,体现了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以夜景和晨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夜晚倾听横石上的波涛声,早晨望着宿岩上的烟雾,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悟。 “明涧子{氵公}越,飞萝予萦牵”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明亮的涧水和飞舞的萝藤,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给诗人带来了灵感和感动。 “性好必齐遂,迹幽非妄传”表达了诗人的个性和追求,他性好安静,追求幽僻的生活,这并不是妄传,而是他真实的生活态度。 “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体现了诗人的理想生活方式,他希望能忘却身世的纷扰,隐藏在琴酒之间,过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关句子

  • 斟酌诸姬。-- 出自《悼离赠妹诗二首 一》作者:[魏晋]左思
  • 同斟酌。-- 出自《梅花引·花如颊》作者:[宋]向子諲
  • 斟酌并成空。-- 出自《冬至节假赋愁阴喜霁》作者:[宋]黄彦平
  • 冷暖凭斟酌。-- 出自《菩萨蛮 次韵郭安道探梅》作者:[元]程文海
  • 定与花斟酌。-- 出自《菩萨蛮 次解安卿韵》作者:[元]刘敏中
  • 唯贤知贤。-- 出自《秋胡行》作者:[魏晋]曹丕
  • 再拜叔父贤。-- 出自《说之有真墨一为仪真贼所焚伏蒙二十二叔特以》作者:[宋]晁说之
  • 主圣臣贤。-- 出自《减字木兰花·琴堂无事》作者:[宋]姚述尧
  • 古来贤圣人。-- 出自《古风其二十八》作者:[唐]李白
  • 散才贤。-- 出自《应刘豫章别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昔贤置酒。-- 出自《减字木兰花·陋人居止》作者:[宋]沈瀛
  • 河东贤太守。-- 出自《瑞鹤仙 锦堂寿日壬寅十一月十五》作者:[元]李俊明
  • 竹林贤。-- 出自《江城子·细风吹起翠田田》作者:[宋]王质
  • 地秀人贤。-- 出自《金莲出玉华》作者:[元]王丹桂
诗句原文
限生归有穷。
长意无已年。
秋心日逈绝。
春思坐连绵。
衔协旷古颜。
斟酌高代贤。
遯迹俱浮海。
采药共还山。
夜听横石波。
朝望宿岩烟。
明涧子{氵公}越。
飞萝予萦牵。
性好必齐遂。
迹幽非妄传。
灭志身世表。
藏名琴酒间。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斟酌

    读音:zhēn zhuó

    繁体字:斟酌

    短语:衡量 酝酿 酌情 酌

    英语:wrestle

    意思:
     1.倒酒;注酒。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