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意思:巴人夜语孤船里,越乌春哭万壑中。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理想,表达了对事业和知识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成名不遂双旌远”,描绘了作者在成名之后未能如愿得到高官厚禄的遗憾。这句诗通过“双旌”这一象征高官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失落之情。 “主印还为一郡雄”则描绘了作者在地方上担任要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地方治理的雄心壮志。这句诗通过“一郡雄”这一意象,强调了作者在地方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而“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则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事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生活经历和理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事业和知识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巴人

    读音:bā rén

    繁体字:巴人

    英语:Ba people

    意思:
     1.古巴州人。
      ▶唐·刘禹锡《杂曲歌辞•竹枝》:“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2.古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