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读音:tiān gōng
繁体字:天公
英语:ruler of heaven; God
意思:天。以天拟人,故称。 ▶《尚书大传》卷五:“烟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于天公。
读音:chǔ guān
繁体字:楮冠
意思:以楮树皮所制之冠。多为贫士、隐士所用。 ▶《韩诗外传》卷一:“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 ▶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