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莲浦谣》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意思: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早晚多风浪。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莲浦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溪流、荷花和风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中描绘了溪流的美景。“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溪流的声音和清澈的水流,以及两岸的绿色植物。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诗中还描绘了荷花的美丽。“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诗人用“水清莲媚”来形容荷花的美,用“镜里见愁”来表达荷花的娇羞和美丽。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诗人用白马金鞭和西江日夕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诗人用露珠比喻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欣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完美和变化的理解和接受,认为生活就像露珠一样,虽然不是真正的圆,但是也会摇曳生姿。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西江

    读音:xī jiāng

    繁体字:西江

    英语:HSI

    意思:
     1.江名。
      ▶珠江干流,古称郁水,在广东省西部,由黔、郁、桂三江匯合而成。
      ▶唐·张籍《野老歌》:“西江估客珠

  • 大堤

    读音:dà dī

    繁体字:大堤

    意思:
     1.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 风浪

    读音:fēng làng

    繁体字:風浪

    短语:惊涛骇浪 暴风骤雨 雷暴

    英语:(n) wind and waves; storm tossed sea

    意思:(风浪,风浪)<

  • 白马

    读音:bái mǎ

    繁体字:白馬

    英语:Baima

    意思:(白马,白马)

     1.白色的马。
      ▶《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马四。公嬖向魋。
      ▶魋欲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