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寄朱放(一作昉)》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意思:
望水试登山,高山湖泊又宽。
出自作者[唐]李冶的《寄朱放(一作昉)》
全文创作背景
**《寄朱放(一作昉)》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李冶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有关**。李冶是美艳女冠,她的生平并不为人所知,只有一些诗歌作品流传下来。 这首诗是她写给友人朱放的,寄托了她对朱放的思念之情,并描述了他们在美景中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说是李冶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
相关句子
名高湖海内,诗在笑谈中。
--
出自《和王应夫见贻二首》作者:[宋]曹勋
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
出自《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作者:[唐]杜甫
高湖回首恰周期,别后青山几度思。
--
出自《于介翁别去一载偶会高湖谩成唐律以写相思之》作者:[宋]王道士
柘荡高湖须老伴,不妨捩柁出湾头。
--
出自《代柬答徐监押》作者:[宋]刘宰
登山临水。
--
出自《喜迁莺 词综卷二十六案花草粹编卷十一,依》作者:[元]王特起
登山见千里。
--
出自《感遇·之卅五》作者:[唐]陈子昂
登山望宇宙。
--
出自《感遇·之廿二》作者:[唐]陈子昂
登山望不见。
--
出自《感遇·卅二》作者:[唐]陈子昂
登山而远望。
--
出自《十五》作者:[魏晋]曹丕
登山起重障。
--
出自《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登山临朝日。
--
出自《送从弟道秀别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望水初横阵。
--
出自《送卫王南征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怅望水沈烟袅。
--
出自《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作者:[宋]苏轼
正愁帆带雨,莫望水连云。
--
出自《送裴二十一》作者:[唐]刘长卿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
出自《江亭晚望》作者:[唐]宋之问
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
--
出自《鲤鱼》作者:[唐]项斯
乘潮厌鲜美,望水快珍脆。
--
出自《张上舍送望水偶成小诗》作者:[宋]杜范
试登王粲楼。
--
出自《阮郎归 郭延年诞日》作者:[元]李俊明
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
--
出自《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作者:[宋]顿起
试登黄甘望,百里见积雪。
--
出自《将别棠豀遗仲素季厚昆仲》作者:[宋]舒岳祥
思览万物表,试登千仞冈。
--
出自《寓兴》作者:[宋]晁说之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
出自《登望楚山最高顶》作者:[唐]孟浩然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
出自《题铁门关楼》作者:[唐]岑参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
出自《登峨嵋山》作者:[唐]李白
万本松杉,山山栽遍。
--
出自《达磨大师赞》作者:[宋]释普济
人人有一,山山值牛。
--
出自《刘龑石谶》作者:[未知]未知
刹刹标名姓,山山记水程。
--
出自《赠西人利西泰》作者:[明]李贽
草木山山秀,阑干处处幽。
--
出自《题华亭钱参园池》作者:[宋]姜夔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
出自《酹江月/念奴娇》作者:[宋]刘辰翁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
出自《登后湖(一作登凌湖亭)伤春怀京师故旧》作者:[唐]独孤及
诗句原文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作者介绍
李冶简介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关键词解释
登山
读音:
dēng shān
繁体字:
登山
英语:
go climbing
意思:
1.上山。
▶汉·刘向《九叹•忧苦》:“登山长望,中心悲兮。”
▶汉·班固《幽通赋》:“梦登
登山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