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宋中道朝陵仍於西都省亲》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意思:早晚下朱陵,先经过洛阳陌。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宋中道朝陵仍於西都省亲》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是一首描绘诗人走过虎牢关,遥望园庙,感慨历史的诗篇。每一句都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 首联“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描绘了诗人的行进路线和远眺的景色。虎牢关是历史上的重要关口,见证了无数的战争和历史事件。而诗人向南望去,看到的是庄严肃穆的园庙,戟林立。这一联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脚步和视线。 颔联“汉殿拜衣冠,魏台严帐帟”进一步描绘了历史场景。在汉殿上,衣冠楚楚的官员们拜见君王,而魏台则严阵以待,帐幕中满是侍卫。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颈联“春风石阙冷,晓气田涂白”则从细节处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春风轻拂,但石阙却显得冷清,晨曦初露,田涂上白雾袅袅。这一联以冷暖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既有历史的沉重,又有新生的希望。 尾联“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则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愿望。他期待能尽快到达朱陵仙境,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先经过洛阳陌。这一联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历史的长河和岁月的沉淀,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世的沧桑。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
汉殿拜衣冠,魏台严帐帟。
春风石阙冷,晓气田涂白。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