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费隐君旧宅》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

意思:雨和高瀑布混浊,烧熁大槠枯萎。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经费隐君旧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首联“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描绘了巉岩的景象,玉树九株,高耸入云,秀美的水汽弥漫在苍梧之上,给人一种壮丽而清新的感觉。“掩”字用得巧妙,既描绘出了苍梧云雾缭绕的景象,又展现出了树木的繁茂。 “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太平盛世久违的渴望和感慨。在诗人看来,当祥瑞不再出现,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过去的太平岁月,这使得诗人感到有些失落。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这句诗描绘了雨后的瀑布景象,雨水和瀑布混为一体,使得水流变得浑浊。而大槠却被烧熁(烧灼)至枯,这一景象让人感到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诗人仿佛已经忘记了尘世的纷扰,只想远离喧嚣,回到五湖四海,过上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落,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
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
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