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意思:两个地方实在可怜,它是时间离散。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风光的诗,整体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生活的感慨。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四月初的天气,花已经开始稀疏,叶子逐渐茂盛。这两句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既有花的凋零,又有叶子的生长,寓意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新泥尚湿,燕子忙碌地飞翔,蜂蜜已经成熟,蜜蜂嗡嗡作响。这两句诗描绘了初夏的生机与活力,燕子和蜜蜂的忙碌,烘托出大自然的繁忙和生机。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麦田里的风轻轻吹过,稻田里的水平静如漠。这两句诗描绘了田野的宁静与广阔,给人一种平静和宽广的感觉。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芳华的时光或许会有所延误,但游玩的心情稍微有些落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体验。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春天的花朵确实美丽,但夏天的景色也不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四季美景的欣赏,没有偏爱哪一个季节。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嫩青的荷叶在风中摇曳,栏杆旁晚开的红药花。这两句诗描绘了初夏的特定景物,给人一种清新而艳丽的感觉。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吴宫的风景和月色都很好,越郡则有很多楼阁。这两句诗描绘了当地的名胜古迹,展示了诗人对各地的了解和赞美。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两地确实很美,但奈何长期分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虽然各地都有美景,但长期分离使人无法充分欣赏。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初夏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各地风景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各地的了解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奈久

    读音:nài jiǔ

    繁体字:奈久

    意思:耐久。能够经久。奈,通“耐”。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收冰法》:“收冰之法,冬至前所收者,坚而奈久。”

    解释:1.耐久。能够经久。奈﹐通\"

  • 两地

    读音:liǎng dì

    繁体字:兩地

    意思:(两地,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梁·何逊《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元稹《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离索

    读音:lí suǒ

    繁体字:離索

    意思:(离索,离索)

     1.离群索居。
      ▶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仇兆鰲注:“离索,离群索居,见《礼记》子夏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