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却江头一丛柳,当愁无地著江山。
意思:砍了上游一丛柳,当愁没有地方写江山。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沙溪江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韵味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渔舟、水碓、江柳和江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繁忙与自然的恒久,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句“渔舟竟日不知还”,以渔舟为喻,展现了人们为生活忙碌,无暇他顾的状态。“竟日不知还”形象地描绘出渔舟整日劳作,无暇回首的情景,既有对生活的描绘,也寓含了对人生无暇思考、只顾前行的感慨。
次句“水碓无人也不闲”,以水碓为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力量和恒久。“无人也不闲”凸显了水碓自动运转,不停歇的特性,也暗示了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然后,“斫却江头一丛柳”,诗人以砍去江头的柳树为例,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改变。这一行动,既改变了自然的景象,也象征着人类对生活的干预和改变。
结尾“当愁无地著江山”,诗人的笔触转向了情感,以“愁”字表达了对自然环境改变的忧虑和思考。“无地著江山”形象地描绘了环境改变后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忙碌、自然的力量、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对此的思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改变,暗示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和人类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