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姑苏台》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意思:不觉钱塘江上的月亮,一个晚上西送越兵来。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姑苏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寓言色彩的诗,通过对吴王夫差弃雄心于贪欢醉酒,以及钱塘江月送越兵进来的描绘,讽刺了吴王夫差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 首句“吴王恃霸弃雄才”,直接点明吴王夫差的行为,通过“恃霸”和“弃雄才”两个词,表达出吴王夫差只顾自己的贪欲和享乐,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战略需要,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短视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贪向姑苏醉醁醅”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吴王夫差的贪欲和醉生梦死的状态,他沉迷于酒宴之中,不顾国家的安危,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国家前途的漠视和自私。 “不觉钱塘江上月”,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钱塘江月这一意象,钱塘江是吴越地区的象征,而月光则代表着一种静谧、神秘和未知的力量。这里诗人用钱塘江上月来象征吴国面临的危险和挑战。 “一宵西送越兵来”,最后一句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夜之间,越国的军队就攻破了吴国的大门,这无疑是对吴王夫差行为的惩罚。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趋势的预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以及对国家兴衰、个人责任和历史命运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个人的贪欲和短视而停止,只有明智地对待国家和个人的责任,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醁醅。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关键词解释

  • 钱塘江

    解释

    钱塘江 Qiántáng Jiāng

    [Qiantang River]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经杭州湾注入东海,全长410公里。以雄伟壮观的钱塘潮闻名

    引用解释

  • 钱塘

    读音:qián táng

    繁体字:錢塘

    意思:(钱塘,钱塘)

     1.见“钱塘江”。
     
     2.亦作“钱唐”。古县名。地在今浙江省。古诗文中常指今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

  • 上月

    读音:shàng yuè

    繁体字:上月

    意思:
     1.上弦月。
      ▶南朝·梁·刘孝绰《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
      ▶《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江上

    读音:jiāng shàng

    繁体字:江上

    意思:
     1.江岸上。
      ▶《吕氏春秋•异宝》:“﹝伍员﹞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