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华逢李令子翼》 更别如前时,应复少吾党。

更别如前时,应复少吾党。

意思:另外像以前,应该再少我的家乡。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西华逢李令子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到故乡,遇到老友,感慨人生无常、世事沧桑、人生苦短的情景。 首句“适从颍水归”,作者叙述自己从颍水边归来,暗示了这段时间的经历和行程。颍水是中国河南省的一条河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游历之地,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道逢西华长”,作者在归途中遇到了久违的老友,这是诗中的重要事件,也是全诗的情感焦点。西华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西华县的老人,也可能是指作者的老友在西华县相遇。 “不见二十年,颜须我非曩”,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老友久别重逢的感慨。他们已经二十年未见,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友情依然如故。 “君问洛阳日,旧友多泉壤”,作者的老友询问他在洛阳的情况,提起许多旧友已经不在人世,这是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直接表达。 “更别如前时,应复少吾党”,最后两句描绘了再次分别的情景,与初次相遇有相似之处,暗示了人生苦短的无奈。即使再次分别,能够像之前那样志同道合的人也越来越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老友的重逢,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人生苦短的感慨。诗中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适从颍水归,道逢西华长。
不见二十年,颜须我非曩。
君问洛阳日,旧友多泉壤。
更别如前时,应复少吾党。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前时

    读音:qián shí

    繁体字:前時

    意思:(前时,前时)
    从前,以前。
      ▶《史记•项羽本纪》:“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前时少

  • 吾党

    读音:wú dǎng

    繁体字:吾黨

    意思:(吾党,吾党)

     1.我的同乡。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邢昺疏:“言吾乡党中有直身而行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