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诗》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意思:秋天夜晚凉风起,清凉之气荡暖浊。

出自作者[魏晋]张协的《杂诗》

全文创作背景

张协的《杂诗》创作于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代。这个时代背景对张协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哀叹,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自身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忧虑。这首诗通过对四季景物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时光的飘忽,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张协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一种普遍情绪。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作者介绍 张协简介
张协(?~307?),字景阳。西晋文学家,安平(今属河北省)人。父亲张收,蜀郡太守。张协少有俊才,与兄长张载齐名。曾任公府掾、秘书郎、华阳令等职。永宁元年(301年),为成都王、征北将军司马颖的从事中郎,后迁中书侍郎,转河间内史,治郡清简。惠帝末年,天下纷乱,他辞官隐居,以吟咏自娱。永嘉初,复征为黄门侍郎,托病不就。后逝于家。

关键词解释

  • 秋夜

    读音:qiū yè

    词语解释

    ⒈  散文。鲁迅作。1924年发表。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暄浊

    读音:xuān zhuó

    繁体字:暄濁

    意思:(暄浊,暄浊)
    闷热烦浊之气。
      ▶晋·张协《杂诗》之一:“秋夜起凉风,清气荡暄浊。”

    解释:1.闷热烦浊之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