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归》 身在草茅忧社稷,恨无毫发补乾坤。

身在草茅忧社稷,恨无毫发补乾坤。

意思:身在茅草忧虑国家,遗憾的是没有丝毫补乾坤。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思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普通百姓的同情,通过一位普通百姓的自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首句“地上皇皇虮虱臣”,通过一个比喻,将这位普通百姓比作地上的皇皇虮虱,表达了他的微小和无足轻重。然而,他却深感皇恩,认为自己的衣食来源于皇帝的恩赐。 “不能待诏金銮殿,尝欲献诗光范门。”这两句写出了这位百姓的无奈和渴望。他不能在金銮殿等待诏令,无法直接为国家效力,但他仍然渴望能够为朝廷出谋划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在草茅忧社稷,恨无毫发补乾坤。”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关心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他虽然身处草野,却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才疏命薄成何事,白首归耕东海村。”最后两句写出了这位百姓的无奈和归宿。他才疏命薄,无法为国家做出任何成就,最终只能白首归耕,回到自己的家乡。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一位普通百姓的自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同情。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上皇皇虮虱臣,着衣吃饭亦君恩。
不能待诏金銮殿,尝欲献诗光范门。
身在草茅忧社稷,恨无毫发补乾坤。
才疏命薄成何事,白首归耕东海村。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社稷

    读音:shè jì

    繁体字:社稷

    英语:state; the country

    意思: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
      ▶《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

  • 毫发

    读音:háo fà

    繁体字:毫發

    短语:一丝一毫

    英语:a hair

    近义词: 分毫、丝毫、毫厘、秋毫

    详细释义:毫毛及头发

  • 乾坤

    读音:qián kūn

    繁体字:乾坤

    英语:heaven and earth

    详细释义:1.本是易经上的两个卦名,后借称天地、阴阳、男女、夫妇、日月等。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

  • 草茅

    读音:cǎo máo

    繁体字:草茅

    意思:亦作“草茆”。亦作“艹茅”。
     
     1.杂草。
      ▶《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唐·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枉沐旌麾出城府,草

  • 发补

    读音:fā bǔ

    繁体字:發補

    意思:(发补,发补)
    发遣补用。旧时选拔任用官吏制度之一。
      ▶《元史•选举志三》:“选补吏员,除都省自行选用外,各部依元设额数,遇阙职官,与籍记内相参发补。”
      ▶《元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