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意思:生与死就像胳膊伸屈,情钟我们一个辛酸。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寻遗迹强沾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生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首联“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生死之谜的决心,但同时也暗示了生与死是自然规律,无法通过人为手段来改变。这一联用词精炼,表达了生死之间的自然规律,同时也为后文的思考和探索做了铺垫。 颔联“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生公讲堂的月光洒满庭院,如同霜一般冷清。这一联通过描绘环境的寂静和冷清,进一步表达了生死之间的无奈和寂寥。 颈联“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这一联将生死比作手臂的伸展和弯曲,形象地表达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同时,“情钟我辈一酸辛”表达了诗人对生死之谜的感慨和无奈。 尾联“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死之谜的乐观态度,他认为生死之间并非永恒的隔绝,可以通过信仰和追求来超越生死。这一联也暗示了西方净土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生死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信仰和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彼岸世界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酸辛

    读音:suān xīn

    繁体字:酸辛

    英语:misery

    意思:
     1.酸味和辣味。
      ▶《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 屈伸

    读音:qū shēn

    繁体字:屈伸

    英语:bend and stretch

    意思:亦作“屈申”。
     
     1.屈曲与伸舒。
      ▶《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

  • 我辈

    读音:wǒ bèi

    繁体字:我輩

    英语:we

    意思:(我辈,我辈)
    我等,我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 生死

    读音:shēng sǐ

    繁体字:生死

    英语:life and death

    意思:
     1.生和死;生或死。
      ▶《荀子•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 犹如

    读音:yóu rú

    繁体字:猶如

    英语:(adv) like; seemingly as if

    意思:(犹如,犹如)
    如同。
      ▶《关尹子•二柱》:“盖风雨雷电皆缘气而生,而气缘心生,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