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闻人过,当知以孝闻。
意思:小儿子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应当知道以孝闻名。
出自作者[宋]林同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马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际交往和道德修养。它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品质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首先,“恶言出於口,必至反其声。”这句话表达了言语的力量和影响力。如果一个人出口伤人,恶语相向,那么他可能会得到相反的反应,即他期望的反面结果。这表明言语可以塑造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选择我们的言辞,避免伤害他人。
“小子闻人过,当知以孝闻。”这句话则强调了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应该听取他人的错误,从中学习,并以孝顺的行为来展示我们的道德品质。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的态度和行为将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此外,这首诗也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孝道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它要求我们尊重长辈、关心家人,并以孝顺的行为来回报他们的关爱。因此,“以孝闻”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并以孝顺的行为来回报家人的关爱。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