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意思:西成高兴有登年修,何况这新晴见黍秋季。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自然和农业的,通过对旱雨交替、田地作物、人和神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描绘了春天久旱无雨的景象,人们为此忧虑。突然间,春雨降临,滋润了大地,诗人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欢快起来。这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春雨的重要性和带给人们的喜悦。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描绘了雨后的景象,田野里的禾苗因为春雨的滋润而变得青翠欲滴,宫殿上的瓦片仿佛也要流出来一样。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仰和对丰收的期待。诗人认为,如果有了像良弼和神僧这样的神灵帮助,今年的收成就一定会很好。 “西成喜有登年修,况此新晴见黍秋”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相信,秋天一定会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而现在的新晴天气也预示着未来的好收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仰和对丰收的期待,具有一定的宗教和哲学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页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翟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西成

    读音:xī chéng

    繁体字:西成

    意思: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疏:“秋位在西,于时万物成熟。”
      ▶唐·高适《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穑随波澜,西成不

  • 登年

    读音:dēng nián

    繁体字:登年

    意思:
     1.犹延年。多享年岁。
      ▶《国语•周语中》:“东门之位,不若叔孙,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叔孙之位,不若季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