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少小》 若非河岳驱排尽,定是烟花拨捩成。

若非河岳驱排尽,定是烟花拨捩成。

意思:若不是高山大河驱排尽,定是烟花拨捩成。

出自作者[明]汤显祖的《少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老词人的生动描绘,通过他的经历和作品,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感慨。 首句“少小词场得浪名”,描述了这位老词人在年轻时,在词场中获得了虚名。词场,指的是诗词创作的环境,这里也暗含了他的才华在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浪名,即虚名,指的是他在年轻时的名声并非基于实际的才华和能力。 “白头文字总忘情”则描绘了这位老词人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文字作品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用心,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这里的“文字”可以理解为他的诗词作品,而“忘情”则暗示了他对名利的淡然处之。 “若非河岳驱排尽”和“定是烟花拨捩成”两句,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老词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风格。这里的“河岳驱排”和“烟花拨捩”都是形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冲击力。前者可能指的是他的作品如大河高山般壮丽,后者则如烟花般绚烂,拨动人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老词人的经历和作品,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这位老词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小词场得浪名,白头文字总忘情。
若非河岳驱排尽,定是烟花拨捩成。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关键词解释

  • 河岳

    读音:hé yuè

    繁体字:河岳

    英语:rivers and mountains; land; territory

    意思:(参见河岳)
    见“河岳”。

    解释:1

  • 若非

    读音:ruò fēi

    繁体字:若非

    英语:but that

    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后汉书•卓茂传》:“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群玉山

  • 烟花

    解释

    烟花 yānhuā

    (1) [fireworks]∶即烟火(也叫焰火),一种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而供观赏的东西

    (2) [prostitutor]∶娼妓

    我怕你迷恋烟花,堕你进取之志。——《元曲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