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意思:公爵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澈。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是一首描绘秋天公府清净景象,表达诗人闲适心情的诗。 首句“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描绘了公府的宁静秋日景象,给人以平静和清新的感觉。诗人通过“想无事”表达了对公府日常事务的淡然态度,而“西池秋水清”则进一步描绘了公府背后的自然景色,增添了诗的意境。 “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两句,诗人回忆起去年作为亲近之臣,在公府中度过的悠长日子,每日都享受着高雅的情操和氛围。这里的“狎客”可能是指诗人过去在公府中的职务或身份,而“永日奉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那段日子的怀念和感激。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公府中的美好景象,台上明月高悬,如同在云外之境,让人感到宁静、美好和神秘。这里的“如闻云外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明月之景描绘得如笙管之音一般美妙动听。 最后两句“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品尝到美酒桑落酒,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公府秋日的宁静景象和诗人的闲适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
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西池

    读音:xī chí

    繁体字:西池

    意思:
     1.池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晋明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
      ▶刘孝标注引山谦之《丹阳记》:“西

  • 公府

    读音:gōng fǔ

    繁体字:公府

    英语:government office in ancient

    意思:
     1.君主之府。
      ▶《左传•昭公四年》:“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是弃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