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月对驿近寺》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意思:再深不假蜡烛,月朗从第二船。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舟月对驿近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是一首描绘夜晚月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首联“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直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已经习惯了在月光下生活,不需要点灯烛来照明。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寂静,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深深的欣赏和接纳。 颔联“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景色,金刹、青枫、朱楼、白水,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 颈联“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描绘了夜晚的声音,乌鸦的啼叫和野鹭的栖息,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静谧和安详。 尾联“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是诗人的自我感慨,表达了他作为江湖老手的感慨和孤独。他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热爱生活,欣赏自然,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未眠,体现了他的坚韧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满足和乐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自明

    读音:zì míng

    繁体字:自明

    意思:
     1.自我表白。
      ▶《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着以自明。”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柰其善盗嫂何也!’不

  • 更深

    解释

    更深 gēngshēn

    [deep at night] 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引用解释

    夜深。 唐 杜甫 《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 不假

    读音:bù jiǎ

    繁体字:不假

    英语:truly

    意思:
     1.不借用。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
      ▶隋·王通《中说•王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