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别崔寅亮下第》 虬龙未化时,鱼鳖同一波。

虬龙未化时,鱼鳖同一波。

意思:虬龙没有变化时,鱼鳖同一波。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送别崔寅亮下第》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地唯一气,用之自偏颇。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是一首对天地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度探索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天地唯一气,用之自偏颇”,这是对自然的一种深刻理解。诗人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种气,但这种气的运用却因人而异,各有偏颇。这表达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和个体选择的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接着,“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诗人认为,有人因为忧虑而痛苦,苦吟生活;而有人则能看透人生,达观开朗,高歌人生。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同人生观的尊重和理解。 “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有识之士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普通人可能会因为未知而忧虑更多。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理解的尊重,以及对未知的敬畏。 “素质如削玉,清词若倾河”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诗歌风格和语言技巧。素质如削玉,说明诗人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清词若倾河,则说明诗人的语言清新自然,如同流水一般。 最后,“去矣当自适,故乡饶薜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诗人认为,人应当适应人生,享受人生,就像故乡的薜萝一样丰富多样。这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积极面对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和人生为题材,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描绘和对人生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清新、自然,富有表现力,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地唯一气,用之自偏颇。
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
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
岁晏期攀折,时归且婆娑。
素质如削玉,清词若倾河。
虬龙未化时,鱼鳖同一波。
去矣当自适,故乡饶薜萝。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虬龙

    读音:qiú lóng

    繁体字:虯龍

    英语:legendary small dragon with horns

    意思:(虬龙,虬龙)

     1.传说中的一种龙。
      ▶《楚辞•天问》

  • 鱼鳖

    读音:yú biē

    繁体字:魚鱉

    意思:(鱼鳖,鱼鳖)

     1.《周礼•天官•鳖人》:“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
      ▶《礼记•中庸》:“鼋鼍蛟龙鱼鳖生焉。”
      ▶《荀子•王制》:“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

  • 一波

    引用解释

    1.一浪。亦以喻事端变化。 宋 范成大 《寄虎丘范长老》诗:“一波不动月空照,万籟无情风自吟。”《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哭声哭得来十分悲惨!正是:好似 钱塘 潮汐水,一波纔退一波来。”

    2.借指一水。 唐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诗:“虬龙未化时,鱼鱉同一波。”

    读音:yī bō

  • 时鱼

    读音:shí yú

    繁体字:時魚

    意思:(时鱼,时鱼)
    即鲥鱼。
      ▶宋·梅尧臣《时鱼》诗:“四月时鱼逴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
      ▶明·刘基《送李子庚之金陵》诗:“春酒盈缸清似水,时鱼带子白于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