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和羹尚不原,其余安足言。

和羹尚不原,其余安足言。

意思:和汤还不能原谅,那我怎么能说。

出自作者[宋]包恢的《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梅为主题,通过描绘梅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梅的敬仰和喜爱。 首段至“不为华屋牵”是对梅的描绘,从梅的随遇而安,到它远离人群,再到它向贫家生长,表现出梅的清高和独立。梅的香气不求人知,花朵不求世人的欣赏,表现出它的孤洁和超脱世俗。 接下来的段落是对那些不了解梅的人的批评,他们把梅折断放入玉瓶,或在广大的苑囿中迁移,反而认为这是对梅的伤害。这些人误解了梅的本性,把荣华当作是得地,却忽视了梅的孤洁和自怜。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应该尊重梅的本性,不要违背它的意愿,让它在山林中保持它的本色。他希望人们能和梅一样坚贞,像松竹一样傲立风雪。 整首诗通过对梅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原,其余安足言。
但原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关键词解释

  • 其余

    读音:qí yú

    繁体字:其餘

    短语:别 旁 另 另一个 外 任何

    英语:rest

    意思:(其余,其余)

     1.下剩的;其他。
      ▶《论语•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 足言

    读音:zú yán

    繁体字:足言

    意思:谓用完美的文采夸饰言语。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陆德明释文:“足,将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