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书寄赵宏》 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

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

意思:一个心耿耿是诚实正直,幡幡竞相斥责讥诮百口。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代书寄赵宏》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首联“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回忆了诗人与朋友上次相会的情景,通过“一笑”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颔联“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描写了诗人当时贫困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颈联“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万事都难以预料和控制,而疾病更是让人容颜憔悴。尾联“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 在诗中,诗人用了很多生动的意象来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如“杨柳得春还窈窕”、“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等,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熠燿”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和灯光的闪烁,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
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
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
独君踊跃于我顾,譬于真玉火空烧。
别来未几岁云换,杨柳得春还窈窕。
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
当时病卧不能出,日倚东风想同调。
逡巡红白委地休,新叶可书阴可钓。
君持使传入南师,忽领貔貅过蓬藋。
僧堂取酒就君饮,不觉乘欢盏频釂。
屋西明月过帘白,帘角有时飞熠燿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百口

    读音:bǎi kǒu

    繁体字:百口

    意思:
     1.全家;近亲一族。
      ▶《列子•说符》:“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
      ▶《后汉书•赵岐传》:“阖门百口,埶能相济。”
     

  • 耿耿

    读音:gěng gěng

    繁体字:耿耿

    英语:be troubled

    意思:
     1.烦躁不安,心事重重。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楚辞•远游》:

  • 幡幡

    读音:fān fān

    繁体字:幡幡

    意思:
     1.翻动貌。
      ▶《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汉·枚乘《梁王菟园赋》:“游风踊焉,秋风扬焉……枝叶翚散,摩来幡幡焉。”
      ▶明·

  • 一心

    读音:yī xīn

    繁体字:一心

    短语:毕 了 一点一滴 一齐 悉 全然 通通 统统 精光 全 截然 完全 意 净

    英语:wholeheartedly

    意思:<

  • 诃诮

    读音:hē qiào

    繁体字:訶誚

    意思:(诃诮,诃诮)
    呵斥诮让。
      ▶宋·曾巩《代书寄赵宏》诗:“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
      ▶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籤•王世贞》:“元美为刑曹郎,故与分宜父子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