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
意思:乘着风想去,凌波难住,谁看见红愁粉怨恨。
出自作者[宋]朱敦儒的《鹊桥仙·溪清水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溪边的景色,并借此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首句“溪清水浅,月胧烟澹”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夜景。溪水清澈,月光朦胧,烟雾淡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而“玉破梅梢未遍”则引入了梅花的意象,暗示着此时正是冬季,梅花尚未盛开,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期待和希望。
“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溪边景色。梅树的枝条横斜在月光下,影影绰绰,若有若无;而梅花的香气在风中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空香数点”用得非常巧妙,既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离去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想要乘风离去,却无法离开这片景色;他想要停留在溪边,却无法抗拒风的召唤。这里的“红愁粉怨”既指梅花的颜色,也暗喻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描绘了夜晚的霜降和梅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广寒宫的景象。这里的“广寒宫殿”既指月宫,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溪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 乘风香气凌波影,挑弄眠冰立雪人。-- 出自《谭贺州勉赋水仙花四绝》作者:[宋]曾丰
- 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出自《殿前欢·酒杯浓》作者:[元]卢挚
- 乘风高逝。-- 出自《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六》作者:[汉]嵇康
- 只恐乘风。-- 出自《减字木兰花·风鬟雾鬓》作者:[宋]周邦彦
- 乘风瞥-- 出自《竞渡》作者:[唐]元稹
- 乘风缥缈游仙。-- 出自《金殿乐慢》作者:[宋]无名氏
- 乘风面泠泠。-- 出自《游摄山栖霞寺诗》作者:[隋]江总
- 人间难住。-- 出自《减字木兰花·古人误我》作者:[宋]朱敦儒
- 难住。-- 出自《如梦令·一夜新秋风雨》作者:[宋]朱敦儒
- 难住。-- 出自《如梦令·一夜新秋风雨》作者:[宋]朱敦儒
- 风回响难住。-- 出自《听蝉鸣应诏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话难住。-- 出自《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作者:[清]陈维崧
- 凌波不见。--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来鸿又去燕》作者:[宋]罗志仁
- 凌波步弱。-- 出自《瑞鹤仙·悄郊原带郭》作者:[宋]周邦彦
- 何处有凌波。-- 出自《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凌波不止。-- 出自《减字木兰花·凌波不止》作者:[宋]沈瀛
- 凌波步远。-- 出自《瑞鹤仙·江南秋欲遍》作者:[宋]卢祖皋
- 凌波人去。-- 出自《一落索·心抵江莲长苦》作者:[宋]方千里
- 恰似凌波样。-- 出自《点绛唇·著意栽银》作者:[宋]石孝友
- 凌波争缭绕。-- 出自《千秋岁·窥檐窗外》作者:[宋]丘崈
- 今朝欲去。-- 出自《清平乐·今朝欲去》作者:[宋]戴复古
- 人欲去。-- 出自《垂丝钓·玉纤半露》作者:[宋]杨无咎
- 欲去徘徊。-- 出自《浪淘沙·浅约未曾来》作者:[宋]吴元可
- 人欲去。-- 出自《古鸟夜啼 玉簪》作者:[元]元好问
- 欲去。-- 出自《惜奴娇·歌阕琼筵》作者:[宋]晁补之
- 拥翘欲去。-- 出自《青玉案·鸣鼍欲引鱼龙戏》作者:[宋]王千秋
- 春欲去。-- 出自《谒金门·春欲去》作者:[宋]沈端节
- 此情谁见。-- 出自《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作者:[宋]朱淑真
- 谁见。-- 出自《如梦令·月直金波潋滟》作者:[宋]陈祖安
- 谁见。-- 出自《如梦令·月直金波潋滟》作者:[宋]陈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