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诗三首》 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

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

意思:大海为什么萧条,白骨纵横野草。

出自作者[明]于慎行的《杂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北登辽阳城,顾望三韩道。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描绘了诗人登上辽阳城,远望三韩之路的景象。大海一片萧条,白骨遍野,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战争场面。这不仅是对战争的直接描绘,更是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的深刻反思。 颔联“下充蛟鱼食,上使乌鸢饱。”进一步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性。下层的士兵可能成为鱼虾的食物,而上层的将领则可能使鸟类和鸢类饱食人类的尸体,揭示了战争中生命的无助和脆弱。 颈联“伤哉十万师,太半涂肝脑。”诗人对十万士兵的牺牲感到悲痛,他们大多数都牺牲在战场上,肝脑涂地,生命如草芥一般。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痛惜和哀悼。 接下来,“粟米量如沙,金帛积成岛。”描述了战争中的经济状况。粮食的数量如同沙子一样多,金帛堆积如岛,揭示了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功名诚可为,封疆在自保。”虽然战争可以带来功名和成就,但诗人认为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封疆和国土,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他呼吁人们保持闭关谢远人的态度,不要轻启战端,不要为了虚名而冒险发动战争。这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的向往。它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性和生命的脆弱性,也启示我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登辽阳城,顾望三韩道。
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
下充蛟鱼食,上使乌鸢饱。
伤哉十万师,太半涂肝脑。
粟米量如沙,金帛积成岛。
功名诚可为,封疆在自保。
闭关谢远人,良图胡不考。
¤

关键词解释

  • 白骨

    读音:bái gǔ

    繁体字:白骨

    短语:髑髅 残骸 骸骨 骷髅 尸骨

    英语:bones of the dead

    意思:
     1.尸骨;枯骨。
      ▶《国语•

  • 野草

    读音:yě cǎo

    繁体字:野草

    短语:丛杂

    英语:weed

    近义词: 荒草、杂草、草茅、奥草

    详细释义:野生的杂草。汉书?

  • 萧条

    读音:xiāo tiáo

    繁体字:蕭條

    短语:冷淡 清淡

    英语:depression

    意思:(萧条,萧条)

     1.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

  • 大海

    读音:dà hǎi

    繁体字:大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ocean

    意思:
     1.广阔的海洋。
     
     2.指大的容器。
      ▶《红楼梦

  • 条白

    读音:tiáo bái

    繁体字:條白

    意思:(条白,条白)
    分条陈明。
      ▶《汉书•朱博传》:“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
      ▶唐·刘禹锡《唐故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有司条白其劳,入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