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凤吹笙曲 ( 一作凤笙篇 送别 )》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意思:玉帝迢迢千里几乎,凤笙离开去无穷无尽。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凤吹笙曲 ( 一作凤笙篇 送别 )》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描绘了一位仙人的生活和追求。 首先,诗人描绘了仙人的形象,他十五岁就开始学习吹笙,如同昆丘上的彩凤鸣叫一般。这里的“昆丘”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山,而“彩凤”则象征着仙人的高雅和神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出仙人的超凡脱俗和追求仙道的决心。 接着,诗人描述了仙人炼气、餐金液、朝天赴玉京的过程,这些描述充满了神秘和奇幻色彩,让人感受到仙人的不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仙人的敬仰和向往。 然后,诗人通过描述仙人离开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诗人用“绛唇”和“别调”来形容离别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但是,诗人也表达了理解和接受这种离别的态度,因为这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必然结果。 最后,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像王子晋一样,只顾个人享受而忘记追求更高的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劝诫,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整首诗充满了对仙人的敬仰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凤笙

    读音:fèng shēng

    繁体字:鳳笙

    意思:(凤笙,凤笙)

     1.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北魏·郦道元《水

  • 玉京

    读音:yù jīng

    繁体字:玉京

    意思: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葛洪《枕中书》引《真记》:“元都玉京,七宝山,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
      ▶《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

  • 迢迢

    读音:tiáo tiáo

    繁体字:迢迢

    短语:不远千里 遥 遥遥 十万八千里 万水千山 天各一方 千里迢迢 遐 天涯海角 天南海北

    英语:far away

    意思:

  • 穷已

    读音:qióng yǐ

    繁体字:窮已

    意思:(穷已,穷已)
    穷尽;终了。
      ▶隋·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彻夜龙衔烛,欢笑无穷已。”
      ▶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报德之心,亦无穷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