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征明山水》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意思:祛热松树老,点秋天枫叶新。

出自作者[清]乾隆的《文征明山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高楼的栏杆边俯瞰层阁,感受到空阔的舒适和宁静。诗中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包括松树荫下的祛暑,新秋的枫叶,高山和流水,以及一个客人带着琴来,因为他是一个与作者有相同志趣的人。 首句“凭栏俯层阁,空阔恰怡神”,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位置——他站在高楼的栏杆边,俯瞰着层阁,这种空阔的场景让他感到舒适。这里的“俯”和“层阁”为读者描绘了一个高远、壮观的画面,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境的开阔。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两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松树荫下有祛暑的效果,而秋天的枫叶则是新的。这里不仅有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也有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 “高山森荦峃,流水净涟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高山峻峭,流水清澈。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最后,“佳客携琴至,应为同调人”两句是情感的升华。一个客人带着琴来了,因为他是与作者有相同志趣的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期待和内心的喜悦,同时也揭示了这首诗的主旨:人与人之间,只有志趣相投,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在高楼栏杆边俯瞰层阁的场景,以及他所感受到的舒适和宁静。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志趣相投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道理。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凭栏俯层阁,空阔恰怡神。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高山森荦峃,流水净涟沦。
佳客携琴至,应为同调人。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关键词解释

  • 松荫

    读音:sōng yīn

    繁体字:鬆蔭

    意思:(松荫,松荫)
    见“松阴”。

    解释:1.见\"松阴\"。

    造句:暂无

  • 枫叶

    读音:fēng yè

    繁体字:楓葉

    意思:(枫叶,枫叶)
    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唐·白居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