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别袁公四诗》 末学有心期卒业,不材无地可酬恩。

末学有心期卒业,不材无地可酬恩。

意思:晚近有心期毕业,不能无地可酬恩。

出自作者[宋]孙应时的《送别袁公四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公对树木的封植之恩,以及诗人对公的敬仰和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激和敬意。 首联“绝代风流上骏奔,感公封植到孤根。”中,诗人以“绝代风流”来形容公,表达出公的卓越品质和深远影响,如同骏马奔腾在辽阔的原野上,引领着众人向前。而“感公封植到孤根”则表达了诗人对公的感激之情,就像在广袤的原野中,公为那些无依无靠的小树苗封植了土壤,使它们能够独立生长。 颔联“云间假宠腾天路,宝画分辉照荜门。”进一步描绘了公的地位和影响。这里,“云间假宠”象征着公在云端之上,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腾飞在通向天路的道路上;“宝画分辉照荜门”则形象地描绘了公的荣耀如同宝画一般,照亮了诗人的荜门。 颈联“末学有心期卒业,不材无地可酬恩。”表达了诗人对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人表示自己有心向公学习,希望能完成公的期望和事业;然而,诗人自知自己才疏学浅,无法回报公的恩情。 尾联“从今礼数千官隔,知复何时奉一樽。”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表示从今以后,由于身份地位的差距,自己将无法再向公敬酒致意;然而,诗人心中仍然怀念着公,希望能有朝一日再与公举杯共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学问、道德和人格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绝代风流上骏奔,感公封植到孤根。
云间假宠腾天路,宝画分辉照荜门。
末学有心期卒业,不材无地可酬恩。
从今礼数千官隔,知复何时奉一樽。

关键词解释

  • 无地

    读音:wú dì

    繁体字:無地

    意思:(无地,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
      ▶《战国策•赵策三》:“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淮

  • 卒业

    读音:zú yè

    繁体字:卒業

    英语:graduation

    意思:(卒业,卒业)

     1.完成未竟的事业或工作。
      ▶《荀子•仲尼》:“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

  • 有心

    读音:yǒu xīn

    繁体字:有心

    英语:have the inclination

    意思:
     1.谓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 末学

    读音:mò xué

    繁体字:末學

    英语:superficial learning

    意思:(末学,末学)

     1.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
      ▶《庄子•天道》:“

  • 酬恩

    读音:chóu ēn

    繁体字:酬恩

    意思:谓报答恩德。
      ▶唐·罗隐《青山庙》诗:“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宋·沈括《谢进守令图赐绢表》:“生负素志,不能效力于当年;没而有知,尚期酬恩于瞑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