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江东道友》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意思:野亭歌罢指着西边的秦国,避俗争名兴各新。

出自作者[唐]章碣的《寄江东道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野亭上所见到的景象,并表达了他对这种景象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诗人站在野亭上,指望着西边的秦地,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名利的追求。这里的“避俗”和“争名”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他内心矛盾的体现。而“兴各新”则表达了他对新的生活和思想的渴望。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秦的景象,其中“碧带黄麻”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繁华,“短竿长线弄因循”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揭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晚三江月升,晨间骑马齐驱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这里的“分卷三江月”和“齐驱九陌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自由自在的象征,后者则代表了世俗的纷扰。 最后,“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诗人以惋惜的语气表达了对人间好声势的遗憾,他认为一片帆影和一匹羸马并不能真正亲近人间的好声势。这里的“人间好声势”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由、真实和美好的追求,而“片帆羸马不相亲”则表达了他对这种追求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野亭上所见到的景象,并表达了他对这种景象的感受和思考。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由、真实和美好的追求。同时,他也以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象,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关键词解释

  • 西秦

    读音:xī qín

    繁体字:西秦

    英语:Xiqin

    意思:
     1.指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
      ▶《文选•张衡<西京赋>》:“是时也,并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吕延

  • 野亭

    读音:yě tíng

    繁体字:野亭

    意思: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后汉书•郭伋传》:“﹝伋﹞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宋·陆游《有客》诗:“有客南山至,相携饭野亭。”
      ▶清·厉鹗《冬日移寓葭白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