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悟真寺》 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

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

意思:万山交掩一峰开,晨光常从天上来。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题悟真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万峰交错、晓色初开的美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西方佛国的幻境之中,看到了莲花影里楼台的美景。 首句“万峰交掩一峰开”,以峰峦交错、山峰突显的景象开篇,给人以峰峦叠嶂、气势雄伟的感觉。诗人用“万峰”来形容山峰之多,用“交掩”来描绘山峰之间的相互掩映,更显其壮美。而“一峰开”则突出了其中一座山峰的挺拔和秀美,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晓色常从天上来”,描绘了早晨的曙光从天空中照射下来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这里的“晓色”与“天上来”相互呼应,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第三句“似到西方诸佛国”,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西方佛国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诸佛国”是指佛教中佛陀所居住的净土,通常被描绘为祥瑞、祥和、美丽的世界。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佛国相联系,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莲花影里数楼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幻境中看到的美丽景象。诗人将眼前的山峰比作莲花,而楼台则是在莲花影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美丽的感觉。这里的“数楼台”不仅描绘了楼台的繁多,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惊叹和赞美。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美而又神秘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西方佛国的幻境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
似到西方诸佛国,莲花影里数楼台。
作者介绍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上来

    读音:shàng lái

    繁体字:上來

    英语:come up

    意思:(上来,上来)
    I
    犹言以上,上述。
       ▶章炳麟《国家论》:“上来三事,所谓遮拨国家,然期望有政府者,亦非因

  • 开晓

    读音:kāi xiǎo

    繁体字:開曉

    意思:(开晓,开晓)
    开导使明白。
      ▶《后汉书•种暠传》:“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
      ▶《新唐书•王雄诞传》:“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

  • 从天

    读音:cóng tiān

    繁体字:從天

    意思:(从天,从天)
    顺从天意。
      ▶《礼记•乐记》:“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
      ▶《宋书•礼志一》:“自五帝三王以下,或父子相继,同体异德;或纳大麓,受终文祖;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