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睿恩新》 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意思:向兰堂、莫厌深,避免深夜、微寒逐渐逼近。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睿恩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芙蓉花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芙蓉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晓露、依依先拆。”就以鲜明的形象描绘出芙蓉花的美丽。霜秋时节,芙蓉花初绽,迎着晨露,分外娇艳。这里的“依依先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芙蓉花有了生命力和情感,更显生动。 “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这里又以美人喻花,芙蓉花如美人独立,倾国倾城,又如佳人倚槛,暗送芳香。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使得读者在欣赏芙蓉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静对西风脉脉。金蕊绽、粉红如滴。”在这里,诗人对芙蓉花的描绘更加细腻,西风中的芙蓉花静静绽放,金蕊绽开,粉红如滴,美不胜收。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芙蓉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的深深喜爱。 最后,“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这里诗人以温馨的劝诫,提醒人们不要厌烦芙蓉花的盛开,以免夜深人静时感到微寒。这里既是对芙蓉花的深情告白,也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芙蓉花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芙蓉一朵霜秋色。
迎晓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独立倾城,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
金蕊绽、粉红如滴。
向兰堂、莫厌重深,免清夜、微寒渐逼。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兰堂

    读音:lán táng

    繁体字:蘭堂

    意思:(兰堂,兰堂)
    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
      ▶《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

  • 清夜

    读音:qīng yè

    繁体字:清夜

    英语:stillness of night

    意思:清静的夜晚。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唐·李端《宿瓜州

  • 微寒

    读音:wēi hán

    繁体字:微寒

    意思:微凉;轻寒。
      ▶三国·魏·曹植《九华扇赋》:“随皓腕以徐转,发惠风之微寒。”
      ▶元·黄清老《哭朱教授竹所》诗:“些声云谷外,落月带微寒。”
      ▶侯金镜《漫游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