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渚宫秋思》 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

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

意思:一天傍晚烟云雾霭一样深楚城,楚国人骑马回登临。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渚宫秋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楚地风景和历史遗迹的诗,表达了诗人在暮色中的楚城,驻马登临,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首联“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描绘了楚城在日暮时刻的烟霭深邃,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诗人在此驻马,再次登临,感受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沉淀和独特韵味。 颔联“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诗人借用了楚地的历史遗迹,如襄王台和神女庙,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水无赖和云有心,既是实写,也含有深意。水无赖可能暗指时间的无情,而云有心则可能暗指历史的记忆永存。 颈联“千载是非难重问,一江风雨好闲吟。”诗人表达了对千载是非的难以重问,可能包含了对于历史的是非曲直、道德评判的深深思考。一江风雨好闲吟,则可能是诗人对自然风雨的欣赏,也暗含了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和超脱。 尾联“欲招屈宋当时魄,兰败荷枯不可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屈原和宋玉的敬仰,希望能召唤他们的灵魂,同时也感叹兰败荷枯,象征着时光流转,人事代谢,不可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楚地风景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暮色中的楚城,驻马登临,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超脱,是一首内涵丰富,情感深沉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
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
千载是非难重问,一江风雨好闲吟。
欲招屈宋当时魄,兰败荷枯不可寻。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楚城

    读音:chǔ chéng

    繁体字:楚城

    意思:
     1.古楚国都城。
      ▶唐·罗隐《渚宫秋思》诗:“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
     
     2.泛指楚地城邑。
      ▶唐·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

  • 烟霭

    解释

    烟霭 yān’ǎi

    [mist and clouds] 云雾;云气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蓝色的烟霭,显得十分美丽。——艾芜《野牛寨》

    引用解释

    亦作“烟靄”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