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意思:没有关系却有别的心眼,妆点亭台就不能。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山郁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是一首描绘美丽海山景色的诗,表达了作者登高望海的愉悦心情。 首句“海山郁郁石棱棱”描绘了大海和山峰的景象,石头的棱角分明,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第二句“新豁高居正好登”中的“新豁”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新的视野和空间的欣喜之情,而“登”字则暗示了作者正在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诗“南临赡部三千界,东对蓬宫十二层。”进一步描绘了美丽的海山景色。作者站在高处,可以俯瞰整个赡部世界,无数的界域仿佛融入了大海之中。而东边,则是对着蓬莱仙宫的十二层楼阁,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这两句诗将海山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壮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愉悦心情。 “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登高望海之后,收到了美景的回报,即看到了秋天的月亮。而与朋友一起读诗的回忆也涌上心头,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 最后一句“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开阔,即使有其他的想法或念头,也不会影响他欣赏美丽的海山景色。这种心境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海山景色,表达了作者登高望海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山郁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
南临赡部三千界,东对蓬宫十二层。
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无妨

    读音:wú fáng

    繁体字:無妨

    短语:何妨

    英语:just as well

    意思:(无妨,无妨)

     1.没有祸害;没有妨害。
      ▶《楚辞•招魂》:

  • 心眼

    读音:xīn yǎn

    繁体字:心眼

    短语:手段 伎俩 一手 手腕 招 手法

    英语:(n) consideration; thoughtfulness; ability to be considerate

  • 他心

    引用解释

    别的打算;异心。《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曰:‘兵箸 晋阳 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饗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復言。’”《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有所思》:“双珠玳瑂簪,用玉绍繚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靖 曰:‘此 君集 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矣。而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他心焉。

  • 不能

    读音:bù néng

    繁体字:不能

    短语: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不许

    英语:cannot

    近义词: 不行、不及、不克

    反义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