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闾庙》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意思:憔悴没有酬报渔翁笑,浪交几千年诗歌《离骚》。

出自作者[唐]汪遵的《三闾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屈原精神的共鸣。 首句“为嫌朝野尽陶陶”中,“嫌”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度欢乐和放纵的不满。诗人认为,过度沉溺于享乐和放纵,已经使整个社会都失去了清醒和理智。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和警告。 “朝野尽陶陶”的“尽”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普遍醉生梦死的批判,暗示了只有少数人才能从这种普遍的昏醉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问题。 “不觉官高怨亦高”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真实感受。即使地位上升,内心的怨愤却越来越高,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不满。 “憔悴莫酬渔父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渔父是一种隐居的象征,他们的笑声是对世俗的嘲笑。这里,诗人暗示他在官场中憔悴不堪,无法回应渔父的嘲笑。 “浪交千载咏离骚”中的“浪”,意为无畏。诗人表示,即使在沉没千载之后,他仍然会高声吟诵《离骚》,这是对屈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屈原所代表的理想和精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深厌恶和对屈原精神的共鸣。它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关键词解释

  • 渔父

    解释

    渔父 yú fǔ

    [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

  • 离骚

    读音:lí sāo

    繁体字:離騷

    英语:Li Sao

    意思:(离骚,离骚)

     1.遭遇忧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憔悴

    读音:qiáo cuì

    繁体字:憔悴

    英语:languish

    意思:亦作“憔瘁”。
     
     1.黄瘦;瘦损。
      ▶《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