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石舍人得告还蜀》 逢迎喜识词臣贵,行役谁言蜀道难。

逢迎喜识词臣贵,行役谁言蜀道难。

意思:欢迎喜欢认识词臣贵,旅行谁说蜀道难。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送石舍人得告还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谒告回乡时所作,通过对自己回乡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回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寤寐家山谒告还,锦衣驷马路人观”,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梦中都想着家乡,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家了,这一消息一出,引来路人的围观,锦衣驷马,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热闹的场景。 颔联“逢迎喜识词臣贵,行役谁言蜀道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回乡的喜悦之情。逢迎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见到家乡亲人的喜悦;而词臣贵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自豪感;蜀道难在作者眼中已不再是艰险的路途,反而是值得期待的旅程。 颈联“江上田桑应不改,里中牛酒欲交欢”,描述了作者家乡的现状。田桑不改,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农业的关注和期望;而牛酒欲交欢,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热情欢迎和期待。 尾联“岷峨信美毋多恋,盛典方资大手刊”,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岷峨信美,是对家乡的赞美;毋多恋,则是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家乡的美好而忘记更大的责任;盛典方资大手刊,则是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己回乡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回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寤寐家山谒告还,锦衣驷马路人观。
逢迎喜识词臣贵,行役谁言蜀道难。
江上田桑应不改,里中牛酒欲交欢。
岷峨信美毋多恋,盛典方资大手刊。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行役

    读音:xíng yì

    繁体字:行役

    意思:
     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 逢迎

    读音:féng yíng

    繁体字:逢迎

    短语:吹捧 拍马屁 谄媚 献殷勤 吹吹拍拍 谀 献媚 拍 恭维 讨好 捧场 媚 谄 捧 点头哈腰 阿谀奉承 溜须拍马 取悦 狐媚

    英语:i

  • 蜀道

    读音:shǔ dào

    繁体字:蜀道

    英语:Shudao

    意思: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
      ▶《隶续•汉建平郫县碑》宋·

  • 词臣

    读音:cí chén

    繁体字:詞臣

    意思:(词臣,词臣)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唐·刘禹锡《江令宅》诗:“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明徐光启《疏辩》:“以翰林而兼河南道,从来无此

  • 贵行

    引用解释

    谓以身体力行为贵。《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汉 河上公 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为学贵行,不行而能言,虽如簇锦,将何施邪!”

    敬称他人职业。《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你既要做雅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