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夜有客携酒》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意思:膨脝两大瓮,待月在堂下。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中秋夜有客携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之夜,因为没有酒,但有人携酒而来,感到非常高兴而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 首先,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色,空庭碧天,秋色极潇洒,皓月初未出,稍觉云暗野。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到心情舒畅。接着,随着月亮升起,诗中又描绘了冰团挂月、细字可写的景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其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作者在诗中称友人为“联翩二三客”,并表示对友人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甚至表示要“不复记杯斝”,即不再在意杯子里的酒是否够量。这种感激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诗中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作者在诗中提到“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表达了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不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认为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这些描述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无奈之情。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作者在诗中提到“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而不是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这种价值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舍。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着纖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关键词解释

  • 膨脝

    读音:péng hēng

    繁体字:膨脝

    意思:亦作“膨亨”。
     
     1.腹部膨大貌。
      ▶唐·寒山《诗》之一八九:“饱食腹膨脝,箇是痴顽物。”
      ▶宋·范成大《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膨亨从此迹如扫

  • 两大

    引用解释

    两者并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物莫能两大, 陈 衰,此其昌乎!”《孔子家语·本姓解》:“夫物莫能两大,吾闻圣人之后而非继世之统,其必有兴者焉。” 唐 杜甫 《草堂》诗:“其势不两大,始闻蕃 汉 殊。”

    读音:liǎng dà

  • 堂下

    读音:táng xià

    繁体字:堂下

    意思:
     1.宫殿、厅堂阶下。
      ▶《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素女抚流徵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