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连伯正见赠》 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

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

意思:在今年底所寻古调,麟胶忽然嗣绝弦音。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次韵连伯正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作者是宋朝诗人郭印。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描绘音乐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古调的怀念和对新调的不满。 首先,诗的前两句“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表达了诗人对古调的怀念和对新调的不满。古调指的是古代的音乐,诗人认为这种音乐已经很难再找到,而现在的音乐往往追求流行和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韵味。麟胶是传说中用来修复乐器的东西,诗人用它来比喻新调的出现,暗示新调虽然出现,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无法取代古调的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描绘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诗人用“骤观”和“徐认”两个词来形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对音乐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音乐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平易,但实际上却有着深远而复杂的旋律,让人回味无穷。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情感和氛围。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描绘了秋天的夜晚,露水落下,深谷中传出鹤的叫声和猿的吟唱,表现出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这种氛围与音乐的美感相得益彰,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后两句“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情感态度。诗人宁愿选择清绝凄楚的音乐,也不愿意去弹奏那些华而不实的音乐。这里用到了文君户外的琴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纯真音乐的追求和对商业化音乐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音乐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古调的怀念和对新调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纯真音乐的追求和对商业化音乐的批判。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
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
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

关键词解释

  • 弦音

    读音:xián yīn

    繁体字:弦音

    意思:
     1.拉弓弦的声音。
      ▶《战国策•楚策四》:“鴈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至此乎?’……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其疮痛也;鸣悲者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三

  • 古调

    读音:gǔ diào

    繁体字:古調

    意思:(古调,古调)

     1.古代的乐调。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隋氏取汉以来乐器、歌章、古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