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殷浩》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

意思: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策划竟然没有听说。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殷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的,通过对庙堂政治的冷漠和对田野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首句“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诗人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一是在高高的田野上,风吹过带来宜人的气息;另一边则是庙堂内,似乎与世隔绝,沉寂无声。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庙堂政治的冷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固应竹马思元子”,诗人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元子”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竹马”则是儿童游戏的象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刘备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 “江左兴亡不在君”一句,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兴亡,并不取决于庙堂的政治。这句诗是对庙堂政治的批判,也是对国家兴亡根源的深入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与庙堂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兴亡根源的探索。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庙堂政治的批判,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
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高风

    读音:gāo fēng

    繁体字:高風

    英语:gale

    意思:(高风,高风)

     1.强劲的风。
      ▶汉·刘向《九叹•远游》:“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唐·

  • 无闻

    读音:wú wén

    繁体字:無聞

    意思:(无闻,无闻)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张祜《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 庙堂

    读音:miào táng

    繁体字:廟堂

    英语:temple

    意思:(庙堂,庙堂)

     1.太庙的殿堂。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 田野

    读音:tián yě

    繁体字:田野

    英语:field

    意思:亦作“田埜”。
     
     1.田地。
      ▶《管子•八观》:“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飢饱之国可以知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