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静化堂》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可长。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可长。

意思:凛凛风生寄这堂,尘埃消失掉发可以长。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静化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韵味的诗歌,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雅致、恬静的氛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人生的一种态度,展现了在浮躁纷扰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淡然处世的哲理。 其次,从诗句上看,每句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韵味。首句“凛凛风生寄此堂”描绘了风的凛冽,也隐喻着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而“尘埃消尽兴可长”则表达了通过风的吹拂,尘埃消散,让人们心境更加宁静、舒畅。颔联“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进一步描绘了风的作用,以乐器和羽毛为喻,展现了风的力量和影响力。颈联“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则表现了风的广大影响,能驱散浮云,带来霖雨。 最后两句“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尤为深刻。通过“万物心焦”与“松筠四座凉”的对比,凸显了在喧嚣浮躁的世界中,只有像松筠一样坚韧、宁静的人,才能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凉爽和平静。 此诗通过风的形象,深入地探讨了人生的态度和哲理。诗人以风为喻,表现了生活中的困苦与挑战,同时也展示了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宁静、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读来使人深受启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可长。
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
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
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 凛凛

    读音:lǐn lǐn

    繁体字:凜凜

    短语:冰天雪地 刺骨 严寒 料峭 干冷

    英语:cold

    意思:(凛凛,凛凛)

     1.寒冷。
      ▶《古诗十九

  • 尽兴

    读音:jìn xìng

    繁体字:儘興

    英语:to one\'s heart\'s content; 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尽情)

    意思:(尽兴,尽兴)
    谓敞开兴致做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