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意思:手携片宝月,说是高僧名。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确实展现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它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诗意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寻求。 首句“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色彩斑斓,为整首诗定下了明快、生动的基调。这里的“春色生”和“诗彩明”都暗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欣赏。 “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高僧的形象,他手持月片,有着深远的禅意和神秘感。这里的“高僧”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智慧和洞察力。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这两句诗描绘了溪流的景象,它蜿蜒曲折,流淌千里,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万曲心”和“千里声”都表达了溪流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流淌。 “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寻求。飞鸟鸣禽在天空中翱翔,它们向谁而去?江中的鸿雁相互陪伴,象征着一种深深的友情和陪伴。这里的“向谁去”可能暗示了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诗意的存在,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寻求,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欣赏。整首诗充满了宁静、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
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
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宝月

    读音:bǎo yuè

    繁体字:寶月

    意思:(宝月,宝月)
    明月。
      ▶南朝·梁·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
      ▶唐·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

  • 高僧

    读音:gāo sēng

    繁体字:高僧

    短语:僧 僧侣 头陀 行者 和尚

    英语:hierarch

    意思: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