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听松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意思:何况还有秋天傍晚,特别适合在月明。

出自作者[唐]刘得仁的《赋得听松声》

全文创作背景

《赋得听松声》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松林之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其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有关,也可能受到唐代文学崇尚自然、追求清幽雅致风格的影响。 至于刘得仁个人的创作背景,他生活在唐代,虽然位列“大历十才子”之一,但留存作品很少,这首诗是他留下的少数作品之一。他擅长五言诗,多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哲理,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以上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