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客中月》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意思:晓随残月行,晚上与新月住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客中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是一首描绘月下旅途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月光的变幻与旅途的艰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出对旅途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先,诗中描绘了江南来的客人,他是在月亮上弦时来到诗人所在的旅途中的。诗人用“月上弦”这一富有诗意的时刻来描绘客人的到来,为接下来的描绘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用“三见清光圆”来形容旅途中的月光变幻,表现出月光的美丽和旅途的艰辛。 诗人通过描述旅者在晓、夕两个时间段随月行、与月宿的生活,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和旅途的艰辛。他以月亮的无情来反衬旅者的深情,表达出对旅途生活的深深热爱。 接下来,诗人以“朝发渭水桥,暮入长安陌”来描绘旅途的漫长和旅者的艰辛,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情绪。最后,诗人以“不知今夜月,又作谁家客?”来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乐观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
悠悠行旅中,三见清光圆。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
朝发渭水桥,暮入长安陌。
不知今夜月,又作谁家客?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残月

    读音:cán yuè

    繁体字:殘月

    英语:waning moon

    意思:(残月,残月)
    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

  • 新月

    读音:xīn yuè

    繁体字:新月

    英语:crescent moon

    意思:
     1.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
      ▶南朝·陈·阴铿《五洲夜发》诗:“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