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彼是作殊观,坐使须弥纳芥子。
意思:不将他是作为奇观,因使纳芥子须弥。
出自作者[宋]邓肃的《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的。它强调了万物皆有相似性,不应被外在的差异所迷惑,而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首联“万物纷纷一马耳,百川不同均一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认为万物纷扰,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过于在意。同时,他也认为百川虽各有流向,但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因此不必过于计较个人的差异。
颔联“不将彼是作殊观,坐使须弥纳芥子”,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看法不偏执于任何一方,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使高山如同芥子般大小,可以容纳整个世界。这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颈联“李白高视空无人,审言更作牙官嗔”,借用李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脱和淡然。李白是诗仙,他的形象代表了自由、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而审言则是李白的自况,表达了他对世事的不屑一顾。
尾联“我师宣尼四病绝,抱瓮宁作汉阴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四毋”思想的认同,即不要轻易发怒、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轻信他人、不要贪得无厌。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抱瓮而出”,不求功名利禄,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同时也要保持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和包容心态。这种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