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翠碧》 苦为艳妆求,刻镂点金素。

苦为艳妆求,刻镂点金素。

意思:苦是艳丽的服装要求,雕刻点金属元素。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翠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艳妆之苦”,诗人通过描绘花卉的美丽,表达了对于被过分追求外表美所带来痛苦的深深理解。 首句“翠碧曳长啼,翩然上庭树”,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花枝上的小鸟,它翠绿的羽毛在微风中摇曳,翩翩起舞,仿佛在向庭院的树梢飞去。这一描绘为全诗定下了轻快而活泼的基调。 “花枝摇未定,惊顾却飞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花枝上的小鸟,它在风中摇摆不定,仿佛在寻找安全的栖息地,但最终还是被惊吓到,飞离了花枝。这一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小鸟的惊恐和无奈,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外表美的现象的无奈和困惑。 “岂不爱芳阴,自怜好毛羽”,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小鸟的同情和理解。小鸟爱花枝下的阴凉,也喜欢自己的美丽的羽毛,但诗人知道,小鸟所爱的只是自然赋予的本性,却被人类强加的外在美所困扰。 “苦为艳妆求,刻镂点金素”,诗人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人们为了追求外在的美,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小鸟进行刻意的装饰和打扮,这使得小鸟失去了自由和本性。 “五陵游侠儿,挟弹驰长路”,诗人描绘了那些游手好闲、追求外在美的年轻人,他们骑着马匹,在长路上行走,手里拿着弹弓,随时准备射击路上的动物。这些年轻人对于外在美的追求,无疑加剧了小鸟的痛苦。 “华狨毛垂金,丰豹文濯雾”,诗人用华丽的笔触描绘了那些被打扮得金碧辉煌的小鸟,它们身上的毛羽如同华丽的狨毛和丰满的豹纹,但这些华丽的外表背后却是小鸟的痛苦和无奈。 “怀珠蚌必剖,戴角犀多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外在美的讽刺和批评。人们为了追求美丽,不惜将蚌壳中的珍珠取出,将犀牛的角雕刻成艺术品,但这些美丽的背后却是蚌壳和犀牛的痛苦和不幸。 “志士无怀璧,怀璧出逢怒”,最后两句诗再次回归到主题。诗人借用了“君子不履危石”的典故,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不要被外在的美所迷惑和困扰。如果一个人内心有美好的东西而不愿显露出来,那么他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外在美的现象的深深理解和同情。诗人通过小鸟的遭遇,呼吁人们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是应该关注内在的美德和善良。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碧曳长啼,翩然上庭树。
花枝摇未定,惊顾却飞去。
岂不爱芳阴,自怜好毛羽。
苦为艳妆求,刻镂点金素。
五陵游侠儿,挟弹驰长路。
华狨毛垂金,丰豹文濯雾。
怀珠蚌必剖,戴角犀多忤。
志士无怀璧,怀璧出逢怒。

关键词解释

  • 刻镂

    读音:kè lòu

    繁体字:刻鏤

    英语:carve

    意思:(刻镂,刻镂)

     1.雕刻。
      ▶《礼记•少仪》:“食器不刻镂。”
      ▶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次子由韵》

  • 艳妆

    读音:yàn zhuāng

    繁体字:艷妝

    意思:(参见艳妆,艳粧)

    解释:1.亦作\"艳妆\"。亦作\"艳妆\"。 2.艳美的装扮;装束艳美。 3.借指美女。

    详细释义

  • 点金

    读音:diǎn jīn

    繁体字:點金

    意思:(点金,点金)
    道教所谓的点铁成金。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见今逼索马价,接踵盈门,又安能有点金之术而清偿之。”
      ▶清·赵翼《六十自述》

  • 金素

    读音:jīn sù

    繁体字:金素

    意思:秋天。
      ▶《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
      ▶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