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长庆寺》 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

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

意思:高铎几声秋撼动玉,晴河千里明白横银。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宿长庆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首先,诗人在描述他南行的旅程,他一步步地远离尘世喧嚣,接近青山,仿佛是昨夜的邻居。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仿佛他已经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高高的铎楼上传来几声秋风吹动的声音,雨后的河面上映照着明亮的银河。红蕖影落,前池变得清澈,绿稻香飘,野径频频。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整首诗的氛围非常闲适自在,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官闲无事的日子,他陶醉于自然的美景,甚至愿意长醉其中。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如“红蕖影落”、“绿稻香来”等,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嗅觉效果。同时,诗人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浮尘”与“青山”的对比,“官闲”与“游人”的对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的氛围闲适自在,读起来让人感到轻松愉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
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
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
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